展望2019


跨年在日本帶雪訓,2018就在八ヶ岳寒凍的空氣中悄悄的去了。

2019第一道陽光照射在身上時,正帶著學員朝赤岳頂上前去,沒啥心思在別的事情上。
接著又在規劃昨天的石尊稜solo。雖然只是一條初級路線,但畢竟是登山生涯第一次嚴格意義上的獨攀,心中一直像卡了塊石頭。

直到今天終於有個靜下心的清閒半日得以享受。

雖然不是太care什麼今年還是明年的,反正日子就是一天天過,知道自己正走在什麼樣的路上就行了;但還是無法免俗的得以某種度量衡來為時間跟人生分段。

2018大概是進行最多技術攀登的一年,從年初的日本、隆冬的奇萊與玉山,到春日的霞慕尼。以及今年結束前的穗槍。

同時也是進入這個業界以來,第一次可以以工作搭配較為穩定的體能訓練,這要感謝米亞桑給我機會在嘉明湖擔任管理員。

感覺這年過完,不管在體能還是攀爬層面,可能都是截至目前最佳的狀態吧。

而昨天的獨攀可能是我給自己的新年禮物。我是個膽小的人,不像魯王跟台灣肌器那樣隨便solo一下根本就小意思。截至目前為止的攀登,我身旁都有各種神隊友一同面對。但如果真的只有我一人,任何失誤的後果都將更加放大,且只能依靠自己來面對,這時我會處於怎樣的狀態?
昨天算是有個底了,至少內心表現上讓自己算是滿意。而這是以前的我一定做不到的。

我覺得在身心上應該可以正式去看看2019的大目標了。


八年前,在巴托羅冰河上源的Godwin-Austen冰河上,我按下快門拍攝了這張照片。
那是我第一次看到K2本尊。

K2就是一座這樣的山:簡潔又霸道的幾何結構,交疊出一座完美的四面錐形金字塔。那線條與天際共構而成的畫面,蠱惑著每一個攀登者的目光與腳步。還不用那些悚人聽聞的傳說,或是各種數字與稱號;光是那孤絕的美,就是吸引人們走向祂的充分理由。

那年,我腦中完全沒有動起「或許有一天我會攀登K2。」的念頭。

太遙遠、太超現實。我腦中根本無法浮現任何關於「我攀登K2」的想像。連想像都無從想起,遑論付諸實現?

八年的時光咻一聲掠過。這幾年成長了不少,不管是在體能、海拔經驗、技術、心智都是。雖然跟強者們比起來還是微不足道,廢到不行。但每年都在自己身上看到一些進步的感覺,很好。也很踏實。

更重要的是,當我看著人家在K2坡面上攀爬的影像時,那種代入其中的現實感已經出現了。我開始能夠在實務上理解,攀登這座大山,該如何、又會如何進行。

我一直覺得,空談「夢想」是沒有意義的。

「夢想」如果不具現成一個「目標」,那就永遠只能停留在做夢的階段。
2019年,就是K2成為目標的一年!

今年,我跟強者我學長呂果果要去看看這位,我們都心儀已久的,喀喇崑崙的霸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