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o Athletic MTN Racer3|五個月試用心得

前言

Topo Athletic是一個2013才創立,相對較新的跑鞋品牌,於去年才被引進台灣。以寬腳趾盒、低尖跟差(其實也有0 drop的產品)做為主打,在市場上做出區隔。

約五個月前,Topo Athletic Taiwan的台灣總經銷No/w輕量化主題式戶外用品店邀請我試穿他們的鞋款。在比較後,我選擇了有28mm/33mm厚底,同時採用Vibram Megagrip的MTN Racer 3。

以下是我在五個月使用後的簡單心得,雖然是品牌免費提供的鞋款,但我仍會持平的敘述我的體驗,包括優點與缺點、適用時機,供需要的人參考。

TAKODA Opo跑褲試用心得

前言

近年,可能由於越野跑的風行,跑步褲的設計逐漸朝側重功能的方向發展,比如在腰際結合彈性網布口袋,以增進置物機能的產品。在台灣能見度最高的類似商品,可能是香港品牌T8Sherpa跑褲;同時,歐美的越野跑名牌如Ultimate DirectionSalomon,甚至是平價取向的迪卡儂,也都有類似設計的跑步短褲。

TAKODA
在開發了超快乾的Wi系列排汗上衣 (最近還出了背心版),以及前陣子我寫過的Kinyan輕量防水外套之後,想進一步完善關於越野跑的產品線,短褲就理所當然成為下個開發項目。

TAKODA Kinyan 2.5L輕量防水外套試用心得

前言
這件外套應該開發了一年多吧。總之一開始,TAKODA說研發這邊有一塊給外國品牌做單車輕量防水外套的布,問我這塊布能不能拿來做登山用的產品?一看,輕薄彈性表布貼合防水透濕膜,很理想的輕量化登山/單攻/越野跑雨衣的材質啊!於是就建議他們朝這個方向開發。

總之後來打樣出來後經歷了一連串測試,發現初版布料有些缺陷後,再經過換布的過程,再重新測試……一年多後,等待已久的Kinyan終於上市了!

試用者資訊

179cm
71kg
腰圍:81cm
胸圍:95cm
穿著size:M

肥宅的身形穿上M號的樣子

評測:Petzl Sitta攀岩吊帶 | 我高山攀岩的首選

去年初,因為參與一個現在還不能透漏的影片拍攝案,其中有不少溪谷的技術操作畫面,主事者找了 @Futai / PETZL Taiwan Distributor贊助技術器材,我作為協助人員好運也被給了一套。

鉤環類的Attach、William,以及Ange系列本來就是我愛用的款;新的Nano Traxion也是戶外多繩距的必備裝備,都在攀岩圈中被大量使用著。這邊就不多提。

但作為攀登咖而非溪谷咖的我,看到清單上那條厚實帶屁墊的溪降吊帶,就很白目的說,這條我以後也沒機會用,就不要拿了。結果Petzl的窗口人超好,說不然讓我挑一條我以後戶外攀岩也用得上的。

於是我厚顏無恥的挑了這條Sitta。


雪季高山越野與攀登─一點關於裝備的心得

這篇欠有點久了,趁喀比攀岩度假的尾聲把它寫起來。

會起心動念是在恰好一個月前,帶種子計畫去南湖單攻。那天剛好是入冬第一波寒流,出發前預期會是那種0度上下、雨雪交雜的冰雨,那是台灣高山最悽慘的狀況之一。我就在苦惱,末梢虛寒冰涼如我,要怎麼搞定手腳趾冷到起笑的問題?

在某個群組的閒聊中,原本要來湊熱鬧給肥宅顏色瞧瞧的許教練一語驚醒夢中人:「濕雪的話我考慮潛水襪 + finetrack dry layer薄襪了」

我這才想到,對耶!這招原來也能這樣用。

12/18凌晨,南湖大山凍結的晨曦
Photo Credit:種子計畫學員

衣測:TAKODA Okaga G100化纖保暖外套

前言

這件目前在官網的產品名還是「G100輕量保暖科技棉連帽外套」。不過,在建議了兩年「產品要有名字!」之後,TAKODA總算要在2023春夏正式採用了。之後這個系列會叫「Okaga」,是北美某原住民族的神祇,意為「南風」。

因為TAKODA之前那件3D修身防潑科技保溫棉連帽外套 (←這就是為何產品要有名字,誰知道這是哪件?XD)反應還不錯,今年新版更換了表布,更防竄棉以及更防風,還出了新色。大概年中時,他們問我,冬季產品線還能做什麼?

「做一件更保暖,適合台灣冬季高山的啊!」其實我內心想的攀登用的確保外套(Belay Parka)。但純種確保外套的某些設計,對一般登山健行又不太合用(比如說能裝頭盔的大帽兜,就算能用鬆緊帶+扣具收小,一般使用還是太啷。)折衷之下,我開了400g內、防風防潑水表布(因為要套在最外面)、Parka的版型(寬鬆、長下擺)、以及雙開拉鍊。

然後十二月我就拿著這件上嘉明湖值班,跟跨年來日本雪訓了。

赤壁補完計畫(五)|習題

難得鬧鐘一響就立刻起身燒水,黑暗中用一杯咖啡暖手,等待黎明的天光。除了期待今天的正式先鋒,更重要的是一定得在中午前撤收,才能避開參雜冰雹的午後對流雨。

天邊透出第一絲曙光之際,我、阿憲、小紘、銘麒四人已在橫切碎石坡,林雋與柏雯則等著在翠池營地飛空拍。大家都沉默的走著。

光滑面起攀處,我們在壁底碎石溝對面平台的一叢圓柏設好確保站,以避免可能的落石。阿憲沉吟數秒,還是把繩頭繫上吊帶。我可以看見他表情中的凝重。

以難度來說,5.10a並不難,況且前日我們都試攀了路線,也預先架好了支點,但壓力依舊存在。路線長度整整35公尺,沿途的保護支點只有7顆。先不論高山岩質的不確定性,墜落雖然不至於落地,但受傷在所難免。總之,墜落不是選項。
阿憲打頭陣先鋒中
Photo Credit:小紘

赤壁補完計劃(四) | 補完

雨一連下到入夜,翌日清晨雲開霧散,光滑面出現一道像瀑布的水痕,我們賴到太陽照上碎石坡才出發,進行第二天的勘查。

今天目標,是在下段乍看無法確保的路段,翻出足以置放岩釘的位置。如果那段真的那麼無懈可擊,連岩釘都沒的敲,我們會面臨幾個尷尬的選項:
1. 把路線練熟後,把那段run out掉。
2. 風險太高,放棄。
3. 乾脆打bolt。

對於選項3,我們經過了一些討論,最後否決了這個提案。

最直觀的,此處為國家公園區域,如果不是生命緊急的狀況,法規與觀感上一定無法接受打bolt。

比較深層的倫理問題是,某個登山家曾說:「Bolt是不可能的謀殺者。」只要有電鑽跟足夠的電池,我們大可依靠bolt攀上任何一面世界上最難的岩壁 (就像Cerro Torre的壓縮機路線)。但,這就是工程,而非攀登。爬不上去,可以選擇不爬。我們是否要為了滿足自身登頂的野心,在岩壁留下不可逆,而且未來不一定有人使用的遺留物?
銘麒在岩壁上作業中
Photo Credit:小紘

赤壁補完計畫(三)|試探

又一次在夜色下疾馳在台七甲的蜿蜒山路,不過這次的駕駛換成了林雋。

比起三十好幾還厚顏自稱新生代的本肥宅,林雋是貨真價實的新生代攀登者,同時也是優秀的戶外攝影師。三年前以Solo馬特洪峰強勢出道,退伍後開了攝影工作室以攝影師的身份生活著。這次除了攝影,還兼緊急時刻的救援先鋒手。
林雋在被每天越來越早噴下來的午後雷雨襲擊的天幕下。
Photo Credit:小紘

赤壁補完計劃(二) | 鎖鑰

既然要補完,那該怎麼補?

我直覺想到,真要搞這面牆,一定要用人工攀登(Aid climbing)。這倒不是空穴來風。

曾在Tom Livingstone的文章看到,70-90年代那些哈扣攀登大師,不一定有現今那麼強悍的自由攀登能力,但幾乎都精擅人工攀登。那些今日看來依舊匪夷所思的攀登成就,普遍都是人工輔助幹上去的。他認為當代精英攀登者對於「風格」的追求,很大一部分體現在,以自由攀登重新詮釋當年的人工攀登路線 (難度幾乎都在M8或5.12以上......)。扯遠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