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確定會不會中離的K2連載 (III)

雖然攀登公司宣稱K2BC會有網路,但是,「這裡是巴基斯坦,總是讓你措手不及。」

所以我放棄把前面遺失的時光補起來了,看著阿果一篇貼文發了快一個禮拜終於上傳了都覺得心寒。照這樣看,現實發生的事情只會以越來越快的速度遠離過去。但總算可以上來發廢文刷存在感還是很值得高興的。

好啦總之我們又從Askole走了九天(包含兩天迫降)走到K2BC,這是第四趟。如果來回各算一趟,那也許下次我來的時候就能名正言順的唱「喀喇崑崙走九遍」了。

今年據說是幾十年一見的豪雪,看到雪封的Concordia連騾子都進不來覺得傻眼。然後腦中就一直跑出哪邊哪邊雪崩的黑暗念頭……嗯,然後還真的就聽到一位神交已久只碰過一面的朋友的消息……只能R.I.P.了。

反正一波三折的到了BC,過了幾天度假般的好日子,只要把外面的冰磧石灘換成細沙灘,連溫度都會讓人覺得身在巴里島還是馬爾地夫之類的地方吧。

為什麼等那麼久是因為隔壁隊喇嘛的黃曆顯示,適合進行祈福儀式Puja的良辰吉日,就在7/3。我們6/28到的基地營,於是就眼睜睜看著好天氣一天天的流逝掉。對其他人來說是還好,反正他們的適應rotation就是在ABC跟C1走走,一天就來回;對我們來說一次就要上到至少C2,那卡了一個Puja就很難安排行程。

然後那些負責架繩子的雪巴還「建議」我們在他們架繩的那兩天不要去路線上走動……一想到前兩年Ueli跟Simone在聖母峰跟雪巴的的幹架事件就軟了XDDDD

7/3的祈福一結束,我們東西包一包就先去abc睡了。這樣隔天可以更早開始爬,爭取好的雪況與充裕的時間。

昨天7/4天色正開始微亮,我們就往起攀點去了。從起攀點的雪坡看著頭上的Black Pyramid(C2就在它底下),我還很興奮的跟阿果說:「你看這路線好直接啊!就一路上去!!」
不像那兩座馬字頭的還要繞來繞去,如果Manaslu跟Makalu的傳統路線是飄忽的變化球,那K2的Abruzzi spur就是個直線速球跟你正面對決。

趁著凌晨雪還硬,就嚓嚓嚓的開始爬。後面越來越陡,從一起攀的30來度來到40度,登山杖已經不太好用,掏出雙斧倒是挺歡樂的。C1前全是這樣的雪坡,這一段800公尺的上升耗費了我們3.5小時。考量到海拔跟重裝這速度還行。

C1休了半小時,背起背包要走時開始感到背包好像變重了。當然我還是很樂觀的,從6100的C1到6600的C2落差只有500公尺,而且路線還是那麼直接,House Chimney所在的那塊岩面好像就在觸手可及的地方。於是我們跟底下留守的德政回報再三小時能到C2。

起攀一小段雪坡後進入岩雪混合的地形,在這邊我狀況開始急轉直下,每一步往上都感覺到肌肉在哀號,偶爾精神還會稍微飄掉。

放眼所及的一切依舊如此陡峭,仔細回想,從起攀開始就一直維持這個4-50度的坡度,一點休息的地方都不給你……每次回頭一眼就能看到底下的冰河,上頭那幾個鮮艷的小點就是abc的帳篷。只要稍微想不開解開繩子往下一跳,不會有任何東西阻礙你直接飛回起攀點的旅途。

看起來觸手可及的岩壁好像也沒變近,眼前就是無盡的不是很困難但是很費力的攀登。好像在鞭笞著靈魂那種感覺。這種時候尊嚴早就不見了,什麼上升器只是確保,要靠自己的力量攀爬,都是假的!當然是死命的拉他媽啊!

大概三小時許吧,眼前出現一段陡峭的岩壁,看著有5.6左右,雖然覺得跟照片看到的House chimney不太一樣,但還是像打了雞血一樣翻了上去,期待上去就能看到帳篷了。結果當然不是,再爬一小段就看到眼前岩雪坡面的盡頭聳立起一座巨大落差,上面還有人影走動。而且跟照片看起來一模一樣。

繼續爬呀爬,逐漸看清House chimney底下有個平臺,還有紮營的痕跡。阿果跟我們的雪巴明馬已經下背包坐著等我了。理性上當然知道不可能,但是我內心的小脆弱正不斷大叫著:「他們要紮營了!!!到那邊就解脫了!!」

結果現實果然是殘酷的,我終於狗爬的上了平臺,阿果就背起背包說「Lets go!!」。我只來得及擠出「我們在這紮營好不好…」但這聲哀求跟射進衛生紙團的洨一樣是不會有人理會的……

場景就在House Chimney結束點,跪謝學長在我快掛點的時候還能幫我拍那麼帥。

總之之後就是內心一堆幹的爬上House chimney,然後看到還要爬50的落差才是營地……

下午兩點出頭,好不容易進了帳篷,還好這邊有架繩隊的帳篷不用自己搭。明馬立馬把我們跟背包擠到最裡面,霸佔了門口自顧自溶起雪來……

我這才想到我們還沒跟他溝通過我們比較喜歡自主攀登的……不過這種時候是一種又羞恥又無力的感覺,然後一邊催眠自己:
「原來有人幫忙溶雪是這麼爽啊……」
「嗯,畢竟今天東西都自己背上來了,先原諒自己一天好了,下次再跟他溝通……」
想著想著我就睡著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