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| Photo Credit:阿果,攝於慘劇那天清晨。 |
|番外篇:低級錯誤|
我很喜歡Marmot這件舊款的黃紅配色連身羽絨衣。
重了一點,但許多好用及貼心的設計。比如說膝蓋以下分兩層填充,外層是填化纖,內層填羽絨;因為膝蓋以下太容易被冰爪踢破了。又或者是主口袋的位置、大腿透氣拉鏈、不同部位用不同丹數的表布拼接以達到耐用與合理重量的平衡……等等。再再都反映了這是一件經過深思熟慮,且絕對有參考實際攀登經驗的產品。
我一直疑惑Marmot幹嘛把這款改成現在新的這件黃藍配色?向勇士隊致敬?
直到2019年7月12日那個上午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我在結滿凝霜的單層小帳中醒來,順手點起一旁的MSR Reactor,把昨夜水壺中的水燒開,泡了一壺稀麵茶權充早餐。今天要下撤回基地營修整了,我禁不住高興。
天色亮了起來,第一道陽光正開始照耀我們所在的上部雪坡;一眼望回底下的基地營,還在陰影中沉睡著。儘管陽光已經露臉,但海拔7350公尺的氣溫還在-20度c左右,正是日夜交替之際最陰冷的時刻。
打包到一半,腸胃突然一陣翻攪。不過這種氣溫去外頭脫褲子實在太Hardcore,一點考慮的餘地都不會有。好在沒幾秒腸胃就平息下來,我也就不以為意的打包準備下山。
剛離開營地,走著雪坡,這時一陣絞痛再次湧上來……此時不僅太冷,而且要搞出一個平臺拉屎也不太現實。我快速下降著來到岩石區邊緣,打算在黑色金字塔中間的中繼營地設法解決,結果一個拉繩下大落差,一個用力差點漏出來。
靠……這個不是普通想上廁所,根本就是個要烙賽的節奏。
我一段接一段飛快垂降著,還不能忘記在每個確保站有如蛛網的舊繩中判斷哪一條是新架的,確認一切固定點細節都沒問題,才放心把體重交給繩索。
看著底下的中繼營地越來越近,我夾緊的括約肌卻越發無力。幹我重訓練下盤肌肉沒練到括約肌的肌耐力啊啊啊啊!
可是一路都是那麼陡,一點烙腳處都沒有。幹曾經有人跟我一樣在黑色金字塔上如此無助嗎?我內心那個小脆弱又再次高聲吶喊著。
終於,在離中繼營地剩兩個繩距之際,我發現這個確保站是一個可站三人的平臺,除了正路的操作空間外,一旁還可容納兩人。我趕忙讓路讓阿果跟明馬先下去,說我不行了要在這解決。
正把連身羽絨衣的下面拉鏈拉開,此時我虎軀一震。趕忙叫住正扣上八字環準備垂降的阿果:「幹!這個羽絨衣要怎麼上廁所!?」
這件羽絨衣的屁股部分,只有一條垂直拉鏈能拉開。但這樣裡面的褲子脫不下來啊啊啊啊!
隨著距離防線失守的距離越來越逼近,我目光中的驚慌連阿果都看出來了,他也只能無奈表示,他沒碰過這個情況。我心想,深淵的黑暗自己面對就好了,趕忙讓他繼續垂降,我一定能想出解決方法的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接下來五分鐘,可能是我這輩子度過最極限的五分鐘。
我在海拔七千公尺,一個覆著雪,只容三人站立的岩石平臺,只要往旁邊多踏一步,或是更簡單的,一個打滑,就能投胎了。
我夾緊快要但還沒失守的括約肌。
然後我解除了確保。
然後我脫下了吊帶。
然後我拆了冰爪綁帶。
然後我脫下了高山攀登靴。
這時候如果有個人經過我旁邊一定覺得我在自殺。
終於,我脫掉了那件該死的連身羽絨衣,一縷微風拂過我被汗濕透的背。
我套上沒啥防滑功能的內靴,只是為了保暖,但已經沒有力氣繼續穿上別的東西了。我把僅剩的力氣花在一隻手拉著確保站的繩子,另一隻手解開褲子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事後,我抖著手穿回褲子,重新穿上吊帶,把自我確保重新扣回繩索系統。
現在我懂了,為啥Marmot要把羽絨衣改版了。新的黃藍版屁股那邊那個U型開口拉鏈實在好精美啊啊啊!
我也暗自發誓,忘記在出發前測試任何裝備的任何功能,包括大便功能,這種低級錯誤我再也不要犯了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