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‧秋‧馬納斯魯Manaslu (八)

目前在基地營等天氣,整理物資。
「暫定」9/25攻頂日,還要再視這幾天氣象預報的情況調整。
趁剛剛把食物整理好,來聊聊遠征食物好了。

一般平常在台灣登山,食物的準備會有下面幾個原則:
1. 營養均衡(廢話)。
2. 分量剛好,不要有廚餘。
3. 事前盡量減少包裝垃圾。

不過來到高海拔,尤其是七千米以上,上述原則都可以先丟一旁。
遠征食物的準備原則如下:
1. 爽,你覺得好吃。
2. 易於烹煮,最好燒鍋熱水就能解決一餐

基本上,只要符合上述兩個原則的東西,就不太會有廚餘(因為你覺得好吃就會吃光),而易於烹煮的食物,基本都是脫水乾燥食物,垃圾量也不會太多。

至於營養均衡?扔一邊去吧!

在七千以上很多人是根本吃不下的,再營養的食物,吃不下等於垃圾。還不如吃一些你覺得好吃的垃圾食物,至少有東西進入身體XD

所以這邊來公開一下這次遠征的菜單吧,這次是試了好幾年,多方嘗試後,覺得糧食準備最滿意的一次,覺得以後可以不用換了XD
(不過成本很高倒是真的……)

以下用照片說故事:

左上那堆,是來自日本Amano公司的乾燥產品,主要拿來配乾燥米食用。飯的配料有牛丼、親子丼、麻婆茄子丼,三種口味。
湯有牛肉野菜、鮭魚野菜、豚汁味增、茄子味增四種。
最後還有紅豆湯當甜點。

一定要說,日本的乾燥食物技術真的是外星人等級的。上面那些口味不只是說說而已,親子丼泡出來裡面就是雞肉跟滑蛋,鮭魚野菜湯裡面那個鮭魚就真的是好幾塊鮭魚。在七千公尺吃牛丼飯是真的會讓人哭出來的那種好吃。然後一定要提一下那個紅豆湯,那個泡出來比我家裡自己煮的紅豆還軟爛,喝完都覺得可以去攻頂了………

結論,以我們台灣人的飲食口味來說,日本的乾燥食物絕對是高海拔的首選!不過成本不低就是了……

在日本食物群右下有兩包,如果去過美國爬山的應該不太陌生,Mountain House跟Backpackers Pantry,應該是美國兩個最大家的乾燥食物品牌。

這些是拿來做調整避免吃膩的,不過這兩家的東西,有些口味我們很愛,比如基本的番茄肉醬、白醬義大利麵。但有些很雷,比如有個酸豆義大利麵聞起來很像狐臭……他們的口味又非常多,建議要買的話,買吃過覺得好吃的口味,避免踩雷……不過這種很難試吃到,所以要買的話買那種常見的基本款口味應該比較不會出錯。

日本口味下方則是台灣口味的泡麵,基本上也是拿來換口味用的。滿漢跟公賣局麻油雞我覺得是目前台灣最好吃的兩種泡麵XD

其他就是一些自己喜歡吃的小東西跟喜歡的沖泡包。大家可能會問早餐呢?早餐我個人是吃乾果穀片,但穀片我整包放上去第二營了,所以沒有入鏡。搭配阿華田或是熱可可,還算好入口。不過這種早餐只是出發前吃一些,讓肚子不要空空的。實際走路的續航還是得靠行動糧。

最後來講講行動糧。最右下那兩包黑黑不起眼的就是我的行動糧。這東西叫大力丸,是自己買材料回家做的,主要成份是蜂蜜、黃豆粉、黑芝麻粉、五穀粉等等等。詳細配方可以參考歐陽台生老師的網站,上面有教。

這東西真的很猛,單位熱量高不說,營養還很豐富,易於製作,不易腐壞。根本就是傳統版本的Power bar,而且不像Power bar那樣一冷就凍成石頭,入口的味道跟口感我自己也滿愛的。我個人覺得除了賣相不太好看之外,這是超完美的行動糧。好東西誠心推薦。

這東西還有個額外用途。因為賣相不太好,可以把它揉成條狀捉弄老外,已經有好幾個老外看到以為我們在甲賽,差點崩潰XDDD

以上,這是我自己在高海拔遠征的菜單。不過每個人口味不同,所以還是僅供參考。希望大家都能試出自己最喜歡的食物組合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