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2:出發前的謝誌


|敬這一切奇妙的因緣際會|

去年七月,阿果剛從Nanga Parbat登頂回來,只有登山界一些圈內人知道,他無氧登頂這座山意味著什麼。

阿果自己則默默跟我提起了另一座山。那個我們平常沒說,但都擺在心底的名字。
K2。

在我們的分工裡,內勤工作,包含行政、資料查詢、聯絡攀登公司...等等都我負責;阿果則對外公關,找錢這事就交給他。

一開始其實沒抱太大期望,估計除了從兩年前,就開始低調資助我們,且幾乎不求回饋的的康橋李董,還有一些私下贊助的好朋友外,也不會有什麼額外的金援。不過這些也已足夠成行,用最為基礎後勤的方式去攀登了。

直到11月,那是在嘉明湖山屋值班的一晚,普魯圖的隊伍從南二逆走過來下榻我這,詹哥也是其中一員。

與詹哥初識很早了,是我剛帶隊沒兩年的時候。那時在雪山東峰正要下山,詹哥跟幾個朋友迎面上來,我們隊伍中的承翰是詹哥舊識,就打了招呼。當然臉盲如我是絕對不會記住那位路上偶遇的阿伯的XD

後來進一步知道詹哥是《Up to 3742》這個展覽,裡頭幾乎所有文字產出都是他的手筆;而我身為工作人員之一,算是跟他有了點實際的連結。其後在華山的展場碰到面,也正式認識了,但還不熟稔。可以說,嘉明湖山屋那晚是我們第一次長談。

把茶(還是酒啊?忘了)言歡之際,聊起了2019年有何計畫?我帶點猶疑的說可能會去K2吧,就看到他的眼睛亮了起來。他說這座山從年輕時就神往已久,看了不知道幾本關於K2的書籍。我簡單講了下預計的攀登方式,簡單說就是沒啥錢,所以可能就無氧無雪巴吧。他說那怎麼行!不如我幫你們募資吧!

「蛤!?」那是我內心第一個OS。不過詹哥眼神清晰而堅定,不像在豪洨,我們聊了一陣結論是下山保持聯絡。結果之後就是兩個月的空白。

我想說哪有天上掉餡餅的道理,也只簡單讓阿果知道有這個插曲,該募的款還是要募。到了一月,詹哥那突然有消息了,他號召了設計圈的一群頂尖人物組成這個募資計畫的班底,準備摩拳擦掌要動工了。

嗯.......後面的事情大家就都看到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2019,對我來說就是魔幻的一年。

我壓根沒想到,原本心中簡簡單單的一個目標,會變成如今這般浩大,幾乎是一個社會事件的等級。當然,登上一座內心嚮往的山峰這件很個人很私密的事情,也多了一層社會性的色彩,也許還多了一些屬於參與這場募資計畫的每一位,不管是團隊成員,還是支持這個募資的我認識或不認識的大家的,也許每個人不盡相同的意義感。

現在我在北京的過境旅館打下這些文字,明天的此刻,我們就會處在伊斯蘭堡燠熱的空氣之中,準備朝K2前進了。

能夠走到這步,我很感謝。尤其是,那些在K2 Project出現之前、那些在我們默默無名時,就以各種形式幫助我們圓夢的人們。沒有你們不會有今天。

#歐都納八千米攀登計畫 在2011到2015年對我們的栽培,讓我們能夠踏進八千公尺的領域。
#康軒文教基金會 #康橋國際學校 從2017年起默默且不求回報的支持。
#100mountain 百岳 #登山補給站 在裝備上的專業協助與支援
#山雲白袍健康顧問有限公司 @王士豪醫師 的醫療顧問及諮詢
#ADHOC 艾德國際 超級專業的國產光學運動眼鏡

還有幾位好友以個人名義在這幾年中陸續提供不少幫助,他們個性低調,在這就不把名字tag出來了。我只想在出發前讓大家知道,我始終記得這些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還有我們的好朋友:
Marmot Taiwan 愛上土撥鼠
感謝超級阿莎力的裝備支援以及專業形象照(笑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K2 Project團隊的各位:
總召集人詹哥 Wei Hsiung Chan
The Affairs 週刊編集取中 Fines Lee
格子 還有 格式 InFormat Design Curating 的各位
Justin Yu
程紀皓 以及 叄喜映畫 SenseCinema 的大家
滅火器 Fire EX. Sam Yang
還有眾多我無法tag到的夥伴們
麻煩大家勞師動眾而且還無籌的爆忙幾個月,小弟銘感五內。謝謝大家,一同讓K2躍入台灣人的視野,一同帶著台灣之眼飛往K2。

回來一定請大家吃頓好料的,一起聊聊這次的故事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最重要的,還是旗子上這兩千多位,不管素不相識還是熟識已久的朋友們。這些對我們來說,除了是物質的金錢贊助,更重要的,是代表著在後面,在我們的家園,支持著我們繼續攀登的力量。

願這股力量,能夠幫助不只是我們,還有台灣的攀登者、台灣的探索精神,走得更遠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晚了,喝完最後一瓶啤酒,明天就要前往沒有酒精的巴基斯坦了。
那就等我們回來後,再一同把酒言歡,敬這一切奇妙的因緣際會。